本文目錄
問題一:拍會議的鏡頭用哪個好根據我的經驗,考慮到室內拍攝,28mm廣角是必須的,所以廣角端不能大于18。如果會議室比較大,需要發言人大頭像特寫,焦距要求也會比較長,18-55肯定不夠。15-85、17-85還有那個18-135都比較實用。建議在這里面選。給單位拍照,這幾個頭都夠用了。
真要講究畫質,變焦是不夠格討論畫質的。對畫質、焦外不是很講究的可以考慮小白一類。
長焦鏡頭,建議上135L,這是佳能最好的3個L頭之一,定焦,在APS-C上相當于216mm了。但實際上長焦不怎么常用,建議先玩一段時間,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用再投資不晚。
問題二:單位拍攝會議,體育活動用什么相機,鏡頭好什么相機都可以拍,但鏡頭最好用大變焦比的,這樣就是拍會場、運動場等大場面,會議發言人、運動員競技的特寫都能勝任。
問題三:拍會議應該選擇什么鏡頭一般的24-70 2.8就夠用
當然如果要求更高的話就大廣角大光圈鏡頭一枚和長焦大光圈一枚,大廣角用于拍攝全體,長焦用于給領導特寫,至于為什么要大光圈。。。因為會議一般在室內,光線條件一般,大光圈可以提高快門速度降低ISO,可以保證畫面清晰
問題四:給單位拍會議,需要注意些什么除非領導有忌諱,不要直接拍正對面,取景要平行,稍微帶一點角度去拍,對焦點要落到你要拍的人的臉上。(當然了為了防止某些變態的領導,要拍幾張正對面的照片)
你的相機是什么?單反嗎?什么型號?
注意設好白平衡,調好曝光補償讓人的膚色正常就好了,避免把人拍得蒼白。
如果相機好,鏡頭好,就盡量調光圈優先,調一調景深。盡量用RAW格式好了,回去再修改。
問題五:會議拍攝中一般使用什么的會議拍攝機器和會議拍攝鏡頭?建議用單反機,因為卡片機的內置閃光燈指數太小,拍全景時難以補光。
鏡頭以標變焦段為宜。對于非全畫幅機,鏡頭在18-105這樣的業余頭足夠了。
問題六:會議的攝影的要點有哪些?用什么鏡頭好?首先要有會標,然后演講人的表情要好,什么閉眼的低頭的都不行,切忌拖尾巴(比如:發言時有一些手勢,而速度過慢,造成手是虛的速度一般1/100以上就可以了,ISO一般用200-400)或者面部不完整(比如:話筒、手把臉擋住),特寫我一般都用3連拍,這樣可以避免拍出來的是眨眼瞬間。一般會議攝影要有全景和特寫的區分。鏡頭要看會議對你的允許程度了,特寫一般能近則近,這樣照片的清晰度好,我是用佳能機子的,鏡頭3個,16-35、24-70、70-200,都是恒定光圈2.8的,閃光燈是佳能560
希望采納
問題七:公司晚會用什么鏡頭拍攝有大光圈直接上!
晚會嘛,肯定黑麻麻的一片,雖然舞臺是亮的但是F2.8的鏡頭肯定會獲得更多的光線
建議,坐得近的上16-35/50定焦 85定焦遠的帶70-200 f2.8
70-200 f2.8就是一神頭,你有這個就直接帶吧,別管了
問題八:Canon(佳能) EOS 7D單反相機拍會議用什么鏡頭較好根據我的經驗,考慮到室內拍攝,28mm廣角是必須的,所以廣角端不能大于18。如果會議室比較大,需要發言人大頭像特寫,焦距要求也會比較長,18-55肯定不夠。15-85、17-85還有那個18-135都比較實用。建議在這里面選。給單位拍照,這幾個頭都夠用了。
真要講究畫質,變焦是不夠格討論畫質的。對畫質、焦外不是很講究的可以考慮小白一類。
長焦鏡頭,建議上135L,這是佳能最好的3個L頭之一,定焦,在APS-C上相當于216mm了。但實際上長焦不怎么常用,建議先玩一段時間,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用再投資不晚。
問題九:佳能5d mark II如果拍人物、會議場景的話用什么鏡頭較好?請專業人士回答! 24-105F4的套頭即可。
大場景可以用17-40F4.
遠景可以用100-400大白
問題十:拍會議照光圈應多少?鏡頭應用哪個? 1、會議一般都在室內召開,光線不是很強,因此光圈不能太小,一般放在f5.6為宜。
2、若拍攝大場面,用18-55鏡頭為宜。
3、若拍攝特寫鏡頭,用55-250鏡頭為宜。
如果你用的是普通小數碼相機,這就無所謂了,頂多用夜景模式上三腳架拍即可,中低檔的小數碼相機鏡頭普遍采用中灰濾鏡插入式的簡易光圈,不會產生葉片光圈帶來的特殊效果。如果你用的是單反或單電相機,這就有講究了。在較小光圈時,葉片光圈夾角處的衍射作用會使點光源(如路燈)產生星芒效果,全開光圈下就做不到了。小光圈慢快門曝光還有這樣一些優點,一是可提升暗部畫面的層次;二是拍攝街景時能使汽車燈光產生拖影效果;三是虛化行人(超長時間曝光時有行人路過鏡頭前幾乎不留痕跡)。三腳架則是必須的了。
在光線較暗的室內怎么拍攝?
在光線較暗的室內拍照,一般采用兩種主要的方法:
1、使用閃光燈。這樣可以增加光量,使得曝光正常。帶來的問題就是容易使被攝物缺乏層次感。
2、使用高感光度,也就是把ISO調到1600,甚至6400等。這樣可以基本上保證原汁原味,但是光線太暗的話就不靈了。帶來的問題照片的粗糙度會有所上升。
光線越暗肯定快門越慢。這時就要加大光圈。
套頭在光圈優先下最大光圈只能調到F4.5。專業級的鏡頭可以調到2.8,甚至更大。
擴展資料:
拍攝技法:
1、以長焦距鏡頭為主要拍攝鏡頭,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構圖法的原則,直接框取特寫、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構圖,大約是距離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輕易拍得。
3、曝光時,需依人像攝影的特點,多開1~2檔光圈補償,以使臉部質感較為亮麗。人物臉部的光線柔和亮麗,是拍攝此類型照片的重點。
4、為了制造亮麗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塊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點。
5、沖印時,最好依后加工處理技巧加上沖印柔焦處理,全面性的柔化膚質后,即可達到整張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應多變換主題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則拍照張數多時,視覺重點會毫無變化,構圖、景深以及拍攝技術類同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
7、設計好主題人像的造型風格,選擇適合整體表現的場景,做好先期的主題與場景設計作業。
8、平時應多培養美學構圖的能力,并在拍攝時擬定好主題人像與場景之間的整體構圖計劃,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構圖的俗套,而拍成特寫類型的照片。
9、解析并運用現場采光情形,用加減運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攝的人像主題,在場景環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現,而不落入一般紀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長短,制造動人與高層次的景深表現,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雜亂模式。
11、選擇最適當的拍照時機按下快門,掌握住人像的生動感與景象的藝術感,拍攝出完美的人像帶景藝術作品。
12、拍攝此類型照片,最主要的是底片的選用,只要用黑白底片,即可沖印出此類照片的調子。
13、在拍攝的過程中,應注意背景與道具的色彩,以灰色系為佳,因為過黑與過白的背景、道具或服裝會使照片沖印出來時產生全黑或全白的反應,這是拍攝黑白照片應有的常識。唯有在適當的灰色系時,經由彩色沖印所套印出來的單一色調,才會有豐富的層次表現。
14、在拍攝黑白照片時,正確控制曝光,可以得到漂亮的階調。不可像一般人像常用的彩色負片拍攝法,經常以二檔以上的曝光補償。只有正確曝光,才可避免飽和的階調流失。
15、場上有ILFORD廠商生產的另一種底片,可以直接彩色沖印,不必經由黑白藥水的手工顯影過程,拍攝效果是一樣的,是比較方便的底片。
16、經過拍攝、沖洗出來的底片,即可經由黑白沖印的洗相程序洗出純黑白照片。或者是經由彩色沖印的印相套色程序,洗出單一色調的照片。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拍出來的畫面沒有空間感你的光圈調對了嗎
人民網-攝影無難事3分鐘解決新手拍照5大常見問題
百度百科-攝影技巧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在黑暗的埸景下自動對焦拍攝,相機在沒對上焦的情況下你按下快門鈕,機相是沒反應的,按不下的,切換成手動對焦就隨便你了。
在影院對著觀眾拍攝,并不會很黑暗,屏幕反射的光足夠你對焦的了,特別是對靠前排的人。
在農村空曠場地放電影拍觀眾,屏幕的反光可能弱些,可以利用抽煙人的煙頭火,玩手機的亮屏或電影放映機鏡頭光束對焦。
如何在黑暗的環境下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
如果拍靜物靜景的話你就可以小光圈低ISO慢門上架慢慢拍。
在弱光中拍攝放映場里的觀眾,因為觀眾是會晃動的,那么你最好上架,需要把相機快門設置為60/1秒以上,光圈要開大,ISO也要提高。
近景小埸景可以打閃光燈,大埸景打閃效果不好。
以上只是個人拍攝的一些操作交流,謝謝悟空邀請!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相信不少人都碰到過你這樣由于光線過暗而出現的對焦難題“拉風箱”,即鏡頭來回伸縮,一直對不上焦,無法全按快門拍照。不僅容易錯失拍攝時機,也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拍攝中的創作情緒。
先來說對焦難題,我們知道目前主流的相機自動對焦計算方式還是“反差對焦”,而弱光環境下畫面整體的反差不足,可以采用手動對焦、尋找亮處對焦、輔助照亮、先對焦后構圖、手動對焦+實時取景(LiveView)、增加景深等方法。可參見前文暗光環境中,如何實現準確對焦?7個技巧讓對焦“一擊即中”
那么,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明亮?也就是不欠曝。
1、提高ISO感光度
提高感光度,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使用大光圈鏡頭
在晚上、室內等弱光條件下,大光圈鏡頭可以讓拍攝變得事半功倍,能增加相機的進光量,提高手持拍攝的快門速度,保證手持拍攝不虛。
3、減慢快門速度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快門的使用。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有的人1/10秒內能拍清晰,有的人1/100秒也是模糊的。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三腳架、藍牙遙控、定時拍攝等手法,可以有效減少抖動,讓畫面更加清晰。
4、充分利用光源
可以選擇使用閃光燈等補光設備,對畫面進行補光,從而得到比較自然的補光效果。此外,要充分利用這環境光源,使畫面看起來清爽而干凈、畫質更好。
所謂“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開動腦筋,總會有應對之法這些技巧看似簡單,卻很有效果。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應對之法呢?
第二個就是開大光圈,大光圈的優勢就是可以增加快門速度,所以,就不用設置太高感光也可以留住畫面!要是拍人像什么的用大光圈在夜晚還可以照出光暈的感覺,大光圈也是非常不錯的。
再有一個辦法就是,手持住相機不動,當然手不是鐵做的,所以很不適用,所以可以找個軟衣服或者地面把相機放在上面,控制好角度在進行拍攝,這個就不是動相機的設置了,但是一定要保護好你的相機噢!
所以在黑的時候用這幾種方法,很實用,很簡單,一次快門,只為了留住那幾秒鐘精彩的回憶!
如果有更好的建議,請下方留言。
就拿這個要求在放映電影的時候拍照的任務來說吧,如果是為了社團搞一個活動的展板,需要這次電影的圖片素材,表現出來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觀看電影的活動,那你就可以在放映電影前在影院還亮燈的情況下,拍一下影院的全景,然后電影開始后拍一張電影名字的放映圖片,期間可以等到電影有比較強亮度的鏡頭時,找幾個人拍一下人物面部特寫,等到電影放映完畢后燈亮了,再拍幾張人物特寫,主要抓住剛看完電影時候還沒有從電影故事中出來的那種人物表情,找準女生下手即可。
在拍攝時最好使用外置閃光燈,燈頭朝向上45度角不要直射,加柔光板。相機設置上在影院燈亮的時候你可以ISO設置在800-1600,快門125分之一,在放映期間因為光線非常弱,你就盡可能把ISO調整到最高,快門速度保持60分之一以上,拍攝格式統一使用RAW格式。
最后提一下一場電影下來最多不超過10張即可,與會議拍攝一樣,你不要一個勁的拍起來沒完,因為最后的照片使用也頂多就用3張,你拍那么多也沒用。放映電影之前你要提前來現場根據現場環境設置相機參數,做到心里有數。
在弱光環境下拍攝,要用手動檔M檔,光圈調大,ISO調高,快門視情況可以適當調慢一些,但也不要太慢了造成模糊。用閃光燈或新聞燈打燈,視情況打反光板。
但是,電影院里電影放映時的光線,那都不是一般的弱光,實在是非常弱的光了。所以,如果你是想拍宣傳照的話,建議你在電影臨開場前或電影快結束出字幕時,讓影院把燈開著你拍幾張宣傳照,這個時候拍觀眾是坐滿了的,而且也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情緒。這樣就不會出現你說的對焦對不上的情況了,照片拍出來效果還是可以的。很多電影的宣傳照片都是這樣擺拍的。
如果你就是想觀影中間拍,那是很難拍出效果好的照片的。光線實在太暗了,打閃光燈的話只能照亮局部,難以照亮全局,效果不好,而且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還有一個方案,就是用紅外照相機。這個可以把觀眾的表情、觀影的反映拍得比較清楚,而且不會影響觀眾的情緒。但紅外相機拍出來是黑白的,用做記錄合適,用作宣傳照的話不見得合適。
這種情況下簡單說就是三點:1,對焦可以用手動模式,黑暗環境你自動對焦相機會發光照到拍攝物體輔助對焦!這樣不太好2,用M檔拍攝,忽明忽暗光比較大的環境下,用M檔曝光比較穩妥,當然也不是一個M檔從頭拍到尾3,拍攝用jpgraw格式,后期可以彌補一些前期拍攝的缺憾,如果是全畫幅單反,iOS開到10002000左右后期降噪都不是問題
拍攝夜景有以下幾個重點
1.正確的曝光避免過曝或欠曝
2.提升你的感光度。夜間感光度真的很重要。其次利用拍攝現場的光源作為輔助光
3.穩定這點意味著夜間拍攝多數情況下你需要準備一只三腳架以確保畫面的穩定
把握以下原則:高感光度,大光圈,手動對焦,M檔。以星空拍攝為例,應當設置iso3200及以上感光度,f值2.8(最小不能小于4),手動對焦到再稍微回擰1-2mm,快門設置為25一30秒(超過30秒星星會拖尾)。注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保持不動,只調整iso值,多拍幾張就可以獲得正確的參數了。其它暗光環境也按這種方法拍,如果距離比較近,可以嘗試自動對焦或估焦。
1.按快門卻不照,是沒有對上焦。在放電影時拍照,如果是拍屏幕,可以在屏幕亮的時候對屏幕對焦,然后改為手動對焦模式,固定焦點。
2.如果拍攝主題不會快速移動或者變化,可以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延長快門時間,可以變亮。
3.如果拍攝主題不是屏幕,距離不固定,還移動,那沒什么好辦法,改為快門優先,即使對不上焦,也可以拍。拍出來什么算什么吧。
既然題主問的是放映電影途中拍照,那閃光燈就可以pass掉了。
先來說說如何拍清晰,弱光環境下拍攝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精準對焦。
-首先拍照的時候,建議題主用單反的取景器而不是液晶顯示屏,這樣能更清楚的觀察被拍的人/物體。
-在對焦的時候,盡量找高對比度的邊緣來對焦
-暗光下攝影為了保證照片不欠曝往往會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手持難免會抖動,這樣照片就會模糊,建議準備一個三腳架。
黑咕隆咚的地方拍照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不欠曝,也就是題主問的怎么拍明亮。
-提高ISO感光度(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過像題主這樣的特殊拍照環境,可以忽略這個,可以拍完后期ps減少噪點)
-如果有大光圈鏡頭(比如性價比很高的50mmF1·8)最好(但是也要考慮景深問題,畢竟光圈越大,景深小,具體因為不知道題主拍攝目標是什么,所以抱歉沒法給出準確建議)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但是一定要用三腳,實在沒有可以找個穩定的能放相機的地方,但是盡量不要手持)
綜上,電影院拍照可以嘗試:
大光圈(視拍攝對象而定)+高感光度+慢速快門+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
希望能幫到你
夜間比較暗,如果調成夜間模式快門速度會變慢,手持拍攝很難拍清楚,如果有條件最好準備一個三腳架。如果拍近處的物體可以使用閃光燈,但是快門速度最好也調成慢一些的(如果有“快門優先”功能可以用那個,伊克薩斯750我沒用過,不太清楚有沒有這個功能),否則拍出來的照片會發灰,噪點也會很多。
在黑暗的場景下怎么進行拍照?
在黑暗的房間內拍攝非常困難,特別是對于新手攝影師而言。這里有一些技巧,可幫助在黑暗的地方拍攝時獲得出色的照片。當然,拍攝的地點和類型彼此非常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拍攝的內容。對于不同類型的拍攝和所需的照片質量,將需要不同的技術。讓我們談談在暗室中拍攝的基本原理。
1.相機的穩定性
將必須以低速快門拍攝,并且相機的任何移動都可能影響圖像質量。如果拍攝的靜態場景或多或少且不需要經常移動,請使用三腳架或獨腳架(如果允許)。例如,在劇院里,可以嘗試將相機穩定在座椅靠背上,伸直雙臂拍攝時請勿握持相機。
某些鏡頭有穩定器,但無法補償強力運動。嘗試放松一下,屏住呼吸,然后輕輕按下快門按鈕。
2.設備
正如我們上面所寫,這完全取決于拍攝的目標。最好使用帶快速鏡頭(2.8或更高)的全畫幅SLR。專業的報告相機可以快速對焦并全屏拍攝。這種腔室中的噪音要低2-3步(即ISO6400上的噪音與ISO800相同)。這是什么意思?這意味著可以更快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
快速鏡頭可提供更清晰的圖像,并且可以使用2.8(在昂貴的變焦鏡頭上)的光圈值。鯨魚變焦的最小光圈值為3.5-5.6。那些。短線丟失2/3步,長線丟失2。這是什么意思?您可以使用較淺的景深進行拍攝,并將感光度降低一兩個檔,例如,使用ISO400代替ISO1600。
專業的設備可讓你解決使用傳統設備解決問題并不簡單的問題。但是專業設備很昂貴,值得考慮是否需要它來解決問題。
3.閃光燈
如果嘗試在黑暗的房間里用機器拍攝,閃光燈會打開。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破壞現有的照明即可。如果在劇院里拍攝,閃光燈不會捕捉從座位到舞臺的距離,并且該距離無效,并且會干擾其他觀眾。拍攝時的閃光燈不應成為主要拍攝對象。它僅有助于填充陰影,將對象與背景分離并突出一點。切勿使用額頭上的閃光燈。有時可以將閃光燈對準溪流,但首先要看一下天花板和墻壁的顏色。如果它們不是白色,將非常痛苦在后期進行顏色校正。
通常,必須以相當高的ISO拍攝-從800到1600,在新的半專業相機中,可以將ISO提高到3200或更高。嘗試以較快的快門速度(取決于拍攝主題)和較大的光圈(從2.8到4.0)進行拍攝。如果以“夜間模式”(或類似模式)拍攝將獲得最佳效果。
4.快門速度
不同類型的拍攝需要不同的快門速度。如果要在光線較暗的房間內拍攝體育賽事,并且想要凍結交通流量,則快門速度必須為1/120或更短。在音樂廳中,房間較暗,但要凍結運動,仍需要至少1/60至1/100的快門速度。
在充滿動感的劇院中,可能可以以低于1/60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在博物館中,物體不會移動,可以使用低于1/60的快門速度,同時選擇較低的ISO并稍微關閉光圈。
更改設置,嘗試。將值提高一級,降低一級。在某些相機中,可以將ISO設置為自動,但是ISO不得低于預定值。請記住,低速快門需要相機穩定。可以不超過1/60的快門速度將其從手中取下(如果強手為1/30/1/40)。這通常是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果手有力,則稍長一些)。例如,如果使用28毫米廣角鏡頭拍攝,如果被攝對象不能快速移動,則快門速度應不超過1/25s。如果焦距為80mm,則快門速度應設置為大約1/80s。
5.曝光不足
有時可能沒有足夠的靈敏度和光圈來獲得正確的曝光。不必延長快門速度并保證獲得模糊的圖像,而無需使用所需的快門速度并拍攝曝光不足的圖像。如果可能,請以RAW拍攝。在圖像編輯器中,可以稍微調整曝光度。
6.噪音
如果打開光圈且快門速度不再降低,則必須提高ISO。通過將靈敏度提高一倍,將贏得整個曝光階段。使用ISO,噪點也會增加。它可以成為照片的藝術手段,但通常會干擾圖片的感知。
在后期處理中消除噪點,例如在Lightroom中,可以將色噪滑塊移至50的標記之外,而在高噪點時,將其移至不超過30的光噪聲,必須非常小心地做,以使圖像不會變成可塑性。在Photoshop中,有一個濾鏡可以幫助消除噪點。還有許多Photoshop插件,可以在其中消除圖片中的一些噪點。
7.焦點
通常,相機不會在黑暗中對焦。可以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通過以與主要被攝體相同的距離拍攝被攝體進行測試。在黑暗中自動對焦可能會丟失。
8.后期處理
因此,必須在編輯器中編輯白平衡和ISO,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RAW格式拍攝,便于后期處理。
索尼微單相機夜間照相技巧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有些人鐘情于夜晚的美麗。在夜晚,點點燭光亦或是漫天繁星都散發出無窮魅力,吸引著好“色”之人去探尋。
夜景雖然美麗,但是對于攝影愛好者們,特別是剛剛接觸攝影的人來說,想要在夜晚拍攝出美麗的照片卻并不容易。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在夜晚拍照都經歷過過曝欠曝、模糊以及顏色偏色的折磨。
那接下來我就通過二個案例來幫助大家了解如何解決類似的問題:
1、準確的曝光
馬上就要到八月十五了、明月夜是拍照好時機,然而當我們舉起相機對著月亮按下快門卻很有可能拍攝出這樣的照片:
月亮好大,像個餅。。。雖然確確實實是將月亮完整地拍攝了下來,但是總感覺好像并不是特別美,拍攝出來的月亮好像比肉眼看到的亮太多了;
這時候可以使用點測光模式來進行拍攝:
點擊機身上的FN按鍵,找到測光模式,再進入后選擇點測光模式,這時我們回到取景的畫面,在畫面中央大家就可以看到一個小圓圈,這時我們如果將圓圈對準月亮是不是亮度就下降了,利用這個模式我們就可以拍攝出這樣細節清晰地月亮。
2、清晰的照片
由于晚上的光源非常復雜,有很亮的霓虹燈、也有光亮的.地方,為了保證畫面的干凈程度,我們ISO一般都不會使用很高。即使在使用大光圈的情況下,快門速度也很難達到像白天拍照一樣那么快,往往我們不得不面對使用1/10s甚至更慢的快門進行拍攝,這對于手持拍攝來說除非進行訓練,否則是比較難把照片拍攝清楚的。
三腳架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們只需要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就可以很穩定地拍攝出一張照片。現在可以看到大部分夜景照片都是使用三腳架拍攝出來的。有了三腳架,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將快門速度放慢,同時也可以使用更低的ISO和更小的光圈。小光圈低ISO對于畫面細節的出色展現以及穩定的慢速快門對于運動物體的特殊表現方法,都可以讓照片增色不少。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我公司微單講師-苗剛老師的拍攝作品:
ILCE-7RM2+FE16-35F4_掌問汗餿Γ_11_ISO:100_俁齲8秒
另外在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時,我建議大家可以開啟另外一個功能“定時拍攝”。這個功能其實大家也是經常會用到的,當我們外出游玩或者聚會想要拍攝集體照卻沒有人可以幫我們按快門時,大家都會使用這個功能,而在拍攝夜景時,很多時候都是慢門,這個功能同樣很有用。使用三腳架是為了穩定相機,但是我們在按快門時必定會對相機有所動作,打開定時拍攝這個功能后,按完快門后相機會自己等待幾秒再開始拍攝,在這段時間里,相機自己就會穩定下來,保證照片更加清晰。(這樣可以不需要使用快門線)
但是提醒大家,在船上和橋上使用三腳架效果并不會很好,因為船在航行和橋上有車行過時本身就是在晃動的,即使有三腳架也很難拍攝清楚。
ILCE-7RM2+FE16-35F4_掌問還餿Γ_10_SO:100_俁齲3.2秒
在夜間還有可能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會導致照片不清楚,那就是對焦。由于在夜間拍攝,在弱光環境下,相機的自動對焦有時時候并不會精確的對焦到我們想對焦的地方,從而導致照片的模糊。
為了得到更加清楚的畫面,這時候選擇使用手動對焦的模式,大家可以在相機中打開幾個功能----MF幫助峰值對焦、幫助我們在夜間讓畫面對焦清晰。
ILCE-7RM2+FE16-35F4_掌問還餿Γ_4_SO:160_俁齲1.6秒
以上夜間拍攝技巧只是最基本的一些,要想拍出效果非常漂亮的夜景照片還可以通過加裝減光鏡、漸變鏡,安裝索尼微單APP軟件實現更加完美的效果。
天空陰暗時怎么拍照
陰天拍照時,要求攝影者要揚長避短,首先了解了陰天時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這些特點進行發揮,往往能拍出一些好天很難得到的特殊效果。不妨看看有哪些技巧。以下僅供參考!
具體方法如下:
1:由于陰天時天空中云層較厚,使得光線柔和,方向性差。源于這一特性,拍出的照片反差小、明暗交界模糊、陰影不明顯。攝影師根據這些特點,可以拍攝一些需要表現細節清晰,層次豐富的題材,比如這種光線下拍攝人像就效果很好。陰天時拍攝的人像作品可以較好地還原人物面部的膚色,由于陰影不是很明顯,所以可以使人物皮膚的質感得以很好的表現。同樣道理,有些靜物題材也可以在這種光線下到室外去完成。比如有些物體的表面十分光滑,反光性極強,類似于鏡面,像不銹鋼制品、汽車等。若在攝影棚里布光,對燈具的要求十分苛刻,而在陰天里到室外拍攝,有時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總之,陰天柔和的室外光線,就像為攝影師提供了一個超大的柔光箱,攝影師若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就一定能創作出層次豐富、影象細膩的好作品。
由于陰天時天空中的云層厚,陽光在穿透云層時,一部分暖色光被云層吸收,這就導致了在用彩色膠片拍照時常會導致偏色,對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使用濾鏡加以解決,一般多用雷登81濾鏡。雷登81包括A、B、C三種型號,其校正偏色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別,具體使用哪種,需要攝影師通過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2:由于陰天時空氣中水氣大,物體上的反射光在穿越過一定的空間到達鏡頭的過程中,光量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有助于表現景物的空間感和距離感,而空間感和距離感正是攝影者拍攝風光作品時所刻意追求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攝影師一般要首先選擇好一個前景,如果沒有前景的襯托,空間感和距離感就會被削弱,整個畫面的感染力也就喪失了。
3:陰天時的光線偏暗,這時如果拍照,就要求攝影師要使用大光圈、低速度。大光圈可以使被攝物主體以外的景物虛化,從而創造出虛實結合的藝術效果。
有些攝影者認為在陰天時光線暗,應該使用高速膠片拍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用法。因為高速膠片拍攝形成的影象反差小,顆粒粗,拍攝的結果,使得本來在散射光照射下就明暗不很分明的景物,影象愈加顯得平淡無奇,所以要想彌補陰天反差弱的缺陷,就應盡量使用一些中、低感光度的膠片拍攝,以達到通過利用膠片特性來調整拍攝效果的目的。
攝影師在陰天拍照時,常常會發現拍出的照片有時發虛,這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調焦不實、幌動。
調焦不實:由于使用大光圈,造成景物在底片上成像的景深很短,特別是在使用焦距比較長的鏡頭時,情況更是如此。那么,攝影師在對景物調焦時,如果選擇調焦點不正確,很可能就使焦點落在了主體以外,以致造成被攝主體不清晰,因此使用大光圈時,一定要選好調焦點。當景深不能涵蓋整個被攝主體時,攝影師要明辨出被攝主體的哪一部分是最需要表現清楚的,比如在拍攝人像時,就常把眼睛做為對調焦點,而相對的其他部分則可以稍加忽略。
相機抖動:因為使用用慢速拍攝,手持相機時極易發生抖動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要使用三腳架或獨腳架,將相機支好后再進行拍照。如果現場情況不允許使用三腳架,必須手持相機時,則要注意持機姿勢,要盡量將胳膊夾緊,以盡量減少相機的抖動。另外,這里介紹一種十分方便管用的應急方法——使用“豆袋”。豆袋可以自己制作,縫一個布包,里面裝上大半袋豆粒,不要裝太滿,大小以放在包里不太占地兒,拿起來靈活方便為宜。拍照時將豆袋墊在合適之處,將相機放在上面,十分好用。
景物幌動:使用慢速拍照時,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被攝物的幌動,其實在近距離或使用長焦鏡頭拍照時,景物的幌動對最后成像的影響極大,很多照片所以“虛”,其實就是被攝物幌動的結果。所以在拍照時一定要注意被攝對象的情況,以避免功虧一簣。
【溫馨提示】關于會議拍照要用大光圈嗎,會議拍照光圈用多大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