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會議的拼音為:huì yì。
解釋:集合三人以上相與議事,并遵循一定的議程,所舉行的一種集會;商討并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特指基督教會主教及其他領導人討論并解決教義、教會管理、教規和其他問題的一種集會。
會議造句
1、會議完滿結束。
2、會議休會一周。
3、她沒有出席會議。
4、會議將如期召開。
5、議員離開了會議廳。
6、會議于十一點結束。
7、會議在混亂中閉會。
8、今天下午會議閉幕。
9、會議開得冷冷清清。
10、我們沒有召開會議。
11、立法會議昨天休會。
12、首相主持內閣會議。
13、這是一個電話會議。
14、哪些人出席這次會議?
15、會議延長到5個小時。
16、會議終于如期召開了。
17、他去他們的會議起哄。
18、會議于昨天隆重開幕。
19、為什么不取消會議呢?
20、會議由他們通盤安排。
21、我現在宣布會議開幕。
22、安將旁聽今天的會議。
23、這次會議預計要開4天。
24、閣員們正在會議室開會。
會議的拼音是【huì yì】
拓展資料如下:
“會議”,是漢語詞匯,拼音是huì yì,意思是指有組織、有領導、有目的的議事活動,它是在限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的。會議一般包括議論、決定、行動3個要素。因此,必須做到會而有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否則就是閑談或議論,不能成為會議。
會議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幾乎有組織的地方都會有會議,會議的主要功能包括決策、控制、協調和教育等功能。《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宋蘇軾《東坡志林·勃遜之》:“與勃遜之會議於潁,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明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報劉愛塔事疏》:“已會議于六月二十五夜先取復州,仍令高飛約定愛塔。”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這等又會議不成,如何是好?”
老舍《趙子曰》第二:“第三號里八圈麻雀叉完,開始會議關于罷課的事情。”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一天中,第九工程隊的黨委委員們,坐在嘉陵江邊的草地上,舉行黨委會議。”
造句如下:
1、第三十一條招標單位應邀請有關部門參加開標會議,當眾宣布評標、定標辦法,啟封投標書及補充函件,公布投標書的主要內容和標底。
2、三月三日下午,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美容專家鄭明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開幕會。
3、上午,李剛從會議室出來,他剛開會布置了各處室的工作,要求他們重點是要把握住成都民間資金和資本市場上的最近的動態。
4、央視文藝中心主任朱彤在上月的一次會議上曾表示,一套和八套要堅決清除“中不溜兒”作品。
5、郭泰祺被免去外交部長以后,蔣介石給了他最高國防會議外交委員會主席的空名。
會議室拼音是hui yi shi。
會議室,指供開會用的房間,可以用于召開學術報告、會議、培訓、組織活動和接待客人等。
一般的會議室功能區包括主席臺、聽眾區和發言區。部分會議室則不作明確區分,如圓桌會議室和會見式會議室。會場的布置類型可以是標準化的,也可以是個性化的。一般的標準化類型有。
劇院式
劇院式的擺放方式與電影院基本相同,正前方是主席臺,面向主席臺的是一排排的觀眾(聽眾)席,觀眾席座位前一般不設桌子。劇院式的布置適合于例會和大型代表會等不需要書寫和記錄的會議類型。
課堂式
課堂式與劇院式相似,不同的是課堂式的座位前方會擺放桌子以方便參會人員書寫。也有一些劇院式會議廳采用座椅邊隱蔽式或折疊式寫字臺為參會者提供方便,我們把這種形式的布置也歸于課堂式。課堂式的布置適合用于專業學術機構舉辦的、具有培訓性質的會議。
宴會式
宴會式是由大圓桌組成,每個圓桌可坐5~12人。宴會式布置一般用于中餐宴會和培訓會議。在培訓性會議中,每個圓桌只會安排6人左右就座,這樣有利于同桌人的互動和交流。
雞尾酒式
雞尾酒式的布置比較靈活,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雞尾酒會一般不安排或僅安排少量座位,大家拿取食物后可自由走動交流。雞尾酒式場地布置所能容納的人數僅次于劇院式。
【溫馨提示】本次分享的會議室的拼音和會議室的拼音聲調的問題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收費,青島會議旅游,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主持人,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