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視頻會議系統(tǒng)可以分為軟件視頻會議和硬件視頻會議兩種系統(tǒng)。軟件視頻會議終端只需要網絡,攝像頭以及移動端設備即可,硬件視頻會議設備終端就需要一些硬件的終端設備,如MCU、視頻會議終端、攝像頭、遙控器、全向麥克風、網絡等等,當然這些需要根據(jù)具體的需求來進行配置。
視頻會議設備
1、MCU,相當于視頻會議的服務器,各分會場可以通過MCU達到音視頻互通
2、視頻會議終端,包含攝像頭、麥克風、主機等等
3、音視頻設備:電視、投影或者電視墻、音響等等
4、其他設備:錄播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多媒體網關等等;
5、外圍設備:功放、音響、調音臺、視頻矩陣等等。
希望小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會議所使用的視聽設備大體包括放映設備和音響設備。
一、放映設備
放映設備是指會議室內舉行會議時所用到的輔助放映器材,如幻燈機、投影機、動感投影機等。
1、幻燈機。現(xiàn)代幻燈機一般都具備自動對焦、遙控、高亮度影像及與同步錄音機相連等功能。35毫米幻燈機是最常使用的幻燈片投影設備。對于小型會議室及小于2.4米的銀幕,可以使用35毫米幻燈機。
2、投影片投影機。投影片投影機是最簡單的視聽設備,這種設備利用鏡子折射方式將透明片的資料投射到(最大3米)平面銀幕上。這種投影機提供較亮的影像,所以演講者能在微暗的空間里工作。
3、實物投影機。其外形酷似手提型投影片投影機,主要構造包含一小型攝影機、光源及置物板。使用時,將一實際的物件,如商品樣本、相片、印刷品等立體的物件放在置物板上,打上光源,通過實物投影機上的小攝影機將此物件拍攝下來,再連接影像投射器,使物件放大投射到銀幕上,因此,與會者不需全部擠到前面就能看清楚演講者介紹的“實物”。此外,攝影機的鏡頭可以自動對焦,也可將實物放大或縮小。
4、大屏幕投影機。這種投影機的選擇首先要考慮采用前投還是背投方式,然后確定投影屏幕尺寸、亮度、分辨率等指標,再選擇相應性能的設備。所謂前投,就是投影機的安裝位置與參會者在屏幕的同側,投影機發(fā)出的光線投射到屏幕,在屏幕上形成圖像,然后光線再反射到人眼睛。而背投,就是投影機的安裝位置與觀眾分別位于屏幕的兩側,投影機發(fā)出的光線從屏幕的一側直射到屏幕,光線透過屏幕進入觀眾眼睛。前投屏幕可做成任意尺寸,但需要控制環(huán)境光才能得到很好的觀看效果。背投屏幕在尺寸方面不如前投,但不需要控制環(huán)境光,比較適用于觀眾不多、環(huán)境光線和照明很好的環(huán)境。如果環(huán)境光線很亮,那前投就會顯得暗些,背投就是最佳選擇了。
5、錄像放映系統(tǒng)。錄像放映系統(tǒng)包括錄像機/VCD/I,CD/DVD機,以及錄像投影儀/電視機。錄像機/VCD/I。CD/DVD機的功能是放映錄像帶或光盤上的錄像資料。而錄像投影儀和電視的功能是顯示錄像畫面給與會者觀看。錄像投影儀具有立即重播的能力,并且具有全動感和色彩,可以和計算機相連并展示相關數(shù)字資料。在國際會議中使用錄像投影儀時要注意兼容的問題,因為各國的錄像帶標準不盡相同。電視不但可以作為放映錄像資料的顯示器,也可以在有線電視系統(tǒng)和衛(wèi)星天線的支持下,播出各種電視節(jié)目。在會議中心建設時應該在多功能廳、會議室、大堂、門廳等處預留向中控室傳輸視頻信號的通道。
6、會議攝錄系統(tǒng)。會議攝錄系統(tǒng)可實時拍攝會議發(fā)言人特寫、會場場景,并將拍攝內容實時傳送至操作室供操作員監(jiān)控和記錄。然后,所拍攝的內容可以通過A/V矩陣切換成視頻會議的視頻源。在大型會議室至少應該配置兩臺攝像機,在會場的前后部各放一臺,安裝方式可采用吊掛天棚、吊掛在墻上等。
7、銀幕。如果選擇了不適當?shù)你y幕材質會大幅度降低投影設備的使用效率。確定銀幕的尺寸是選擇銀幕的前提。在選擇銀幕尺寸時必須考慮到會議室的容量、面積和天花板高度。一旦確定了尺寸,還要考慮銀幕的形式、規(guī)格及材質。
8、投影機架。要將投影設備置于適當?shù)耐队拔恢茫仨氈糜诮涍^精心設計過的架子或是升降機。Safe lock及活動式推車為最常用的兩種基本設備。Safe lock架的四腳可以自由伸縮定位,其最高的高度為142厘米。這個高度對于單臺幻燈機或投影機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高度。活動推車則可容納較多的投影機,其高度最高可達l37厘米。81厘米高的活動推車較適合用于投影片投影機,137厘米高的活動推車則可安全地承受視訊監(jiān)視器。
二、音響設備
音響設備對會議的質量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會議的音響設備主要包括麥克風、錄音設備、室內音響及擴音系統(tǒng)。
1、麥克風。麥克風是會議活動中使用最頻繁、最重要的視聽器材之一。然而麥克風的種類繁多,特性也不同。了解各種麥克風的特性及正確的使用方法,會使會議進行得更順利,并節(jié)省不必要的器材租用費。麥克風可粗略分成有線麥克風和無線麥克風。
在使用麥克風前,先要確定這場會議中需要多少支麥克風。在將近百人的會議中,至少應該在講臺與主桌臺上設置麥克風。如果會議有雙向溝通的時段,就要考慮在觀眾席放置麥克風。
2、錄音設備。會議的錄音設備需要具有在同等MIC音量下,清晰捕捉遠距離聲音的功能。此外,為了提高大中型會議的錄音效果,需要在演講區(qū)增加麥克風或安裝由專人控制的調音臺。調音臺通過隨時調節(jié)不同輸入聲道的音量,可以將會場內部及周圍的喧鬧聲音降到最低。小型會議或是配備先進設備的視頻會議,通常不用調音臺也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3、室內音響。大部分符合標準的會議場地都有室內音響系統(tǒng),以便使會議內容可以被所有與會者清晰地聽到。為了保證音效系統(tǒng)在會議期間的正常工作,在會議前兩天最好對其進行一次檢視,以免該系統(tǒng)在演講者發(fā)言時發(fā)出尖嘯或聲音失真等現(xiàn)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使用的會議室僅是可分隔會議室中的一間,一定要確定是否每一問會議室均有獨立的音效系統(tǒng)。
4、會議擴音系統(tǒng)。會議的擴音系統(tǒng)通常包括揚聲器、功放、均衡器、反饋抑制器及調音臺。大型會議室可能接人多種信號源,如視頻會議系統(tǒng)、VHS錄像機、DVD播放機等,而會議擴聲系統(tǒng)往往要進行語言、其他影音資料音頻信號的重播,在設計時重點要考慮揚聲器的分布及聲壓覆蓋的均勻,以保證各種音頻信號重播清晰。為了獲得均勻的聲場,揚聲器一般可以吊裝在墻上。此外,會議擴音系統(tǒng)需要達到的基本標準是保證演講聲音清晰、無失真、聲壓余量充分、聲場分布均勻、無聲反饋嘯叫,聲像定位正確,并且可以通過電聲的方式補償建筑聲學上的缺陷,因此擴聲設備必須是高質量的。
1.確定工作
如果你是以職業(yè)攝影師身份去拍攝會議,你和客戶都應該簽一份協(xié)議,確定提交圖片的方式、版權所屬,以及劃清你作為攝影師的責任。
一般來說,會議照片的版權問題和其他工作的不太一樣,因為組織者經常需要公開這些照片,否則照片就沒有價值了。
同樣,最好不要在報價中包含打印費。他們幾乎從來不需要打印照片。所以在報價中別忘了加上DVD的價格。
別指望客戶會仔細閱讀你現(xiàn)成的協(xié)議。就算協(xié)議上寫明了,也要再和客戶商量一下是否允許你在自己的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有時候客戶不會在乎這種事——他們可能還把這當作是一次免費的活動宣傳。但是有時他們則可能要限制照片的使用,所以一定要和客戶確定清楚這一點。
最后,要準備好回答被拍攝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在哪里可以看到這些照片?你有名片嗎?”實現(xiàn)和客戶做好澄清的話,你就可以回答任何問題。
2.帶上大光圈鏡頭
在會議現(xiàn)場,沒有什么是確定的,除了糟糕的光線。我不想讓那些使用普通數(shù)碼相機的人喪氣,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有質量的照片,請使用可用感光度達到ISO 1600的單反相機,和85mm f/1.8鏡頭。你可以用2支鏡頭拍攝:1支18-()mm f/2.8用來拍攝現(xiàn)場及合影等,其他的用85mm。還有一種更昂貴的組合:感光度可以開到ISO 3200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配1支70-200mm鏡頭和1支大光圈廣角鏡頭。
帶上閃光燈,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用不到。天花板太高,閃光燈直射效果又太差,而且還容易影響發(fā)言者和觀眾。
我現(xiàn)在不用雙肩包了,換用一種以腰包為主,帶1到2條帶子的攜帶系統(tǒng),可以裝下電池、存儲卡、名片及1支鏡頭。
拍攝合影時,三腳架非常有用,但也不是必需的,獨腳架也能勝任。你可以把一些器材留在車里,輕裝上陣,因為長時間工作下來,太多的器材會成為累贅。
3.了解日程安排
一旦我預約了一場會議拍攝項目,就會立即把相關網站加入瀏覽器收藏夾。在前一夜,我會檢查日程表上的改動,并以此做準備。他們有多少個小組?多少個關鍵點?持續(xù)時間?電池和存儲卡的余量?我會給每一個小組和關鍵點分配至少50張照片。停車情況如何以及我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如果停車場距現(xiàn)場比較近,在步行5分鐘之內,我就會把一些器材比如三腳架等留在車上。有專人停車服務的停車場就不能這樣。
提前到達會場,拿一份時間表。如果你事先對時間安排了然于心,并且?guī)Я耸直恚臄z過程就會很輕松。你不必一直待在會議現(xiàn)場,但是千萬別錯過了關鍵部分,而且一定要在問答環(huán)節(jié)及時出現(xiàn)。
看看會議報告,特別是留意一下發(fā)言者的照片,你肯定不想因為不認識他們而錯過拍攝CEO會見VIP的照片吧。同樣,了解會議內容也是有用的。
4.不要打擾別人
這是一個矛盾:會議組織者希望你能拍到很棒的發(fā)言者的照片,但是又不希望你擋住觀眾的視線或是不停地連拍。
有些人發(fā)言時會移動自己,配合你的拍攝。不幸的是這種人非常少。大部分發(fā)言者臉上會有奇怪的表情,或者走得太快,結果每張照片都模糊掉了。更糟的是有些人只會低頭看稿子,抬頭看觀眾和相機的時間不到一秒鐘。
我的辦法不是高速連拍,不過仍然能拍到好照片,秘訣就是靠直覺等待正確的時刻,拍一張照片,并且在拍下一張之前回放檢查。如果你每10-15s拍一次,人們就不會覺得被打擾了。
說到打擾,千萬別站在觀眾或攝像機前。
記住,你不是去捕捉美好記憶的,只是提供服務而已,照片服務。組織者和觀眾花錢是想聽發(fā)言人講話的。他們付錢給你,是想得到好照片,但是也希望你最好不要在現(xiàn)場太顯眼。
好消息是,你不用太趕。每一個發(fā)言人一般有15-30分鐘時間,所以你有充足的時間拍攝。
5.改變拍攝角度
發(fā)言者不會跑,但是你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得到一張好照片。
坐在講臺前的地板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從幾個觀眾背后拍攝,用廣角鏡頭攝入更多的觀眾,從側面拍攝,等等等等。
記住,你在拍的是市場材料,所以不要像一個攝影師那樣去考慮問題,而應該像一個設計師。你準備怎么把這個人的照片加入明年的網站中或是會議報告中?從正面、側面甚至背面拍全身照。拍下全景照、人像照、近攝照,以及遠景照。可能的話把會議LOGO也攝入照片,還可以用與內容有關的屏幕內容作為背景。不要放過任何可能的角度。
盡量讓每一張照片看起來都充滿內容,沒人希望看到一張只有椅子的照片。
6.必須拍的照片
一天結束后,你希望滿載而歸。但是只是一堆不同角度的發(fā)言人的照片是不夠的。
一定要在會議前與客戶交流。如果他們只想要一個VIP發(fā)言人的照片,就不要去管其他部分,節(jié)約自己的快門吧。
假設客戶想要的更多,你就要做的更多。你的攝影故事要從注冊臺開始:觀眾在領取安排表和名牌;觀眾在閱讀會議安排;第一位發(fā)言人上臺;傾聽的觀眾——都是很好的照片。
到了問答環(huán)節(jié)時,要記得拍起來提問的觀眾,以及回答問題的發(fā)言人。在休息時間,拍攝人們聚在一起的照片。用你的85mm鏡頭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拍攝。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拍下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討論時的場景。現(xiàn)場有沒有有趣的設備?或者在做筆記的人?有VIP坐在觀眾席上嗎?盡量捕捉這個會議室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東西。
同時,也要注意場外:有沒有什么需要記錄下來的東西?你有沒有拍下主辦方放在門廳的公告板?午餐時間,不要拍人們吃飯的場景,但是可以多拍拍食物。
一天中的其他時間中,也要保持同樣的注意力,不過還要盡量發(fā)掘新的東西。
最后,很可能要拍攝與會者或者某組織的合影。客戶有時候也許會對這一環(huán)節(jié)不感興趣,或者忘記了。我會盡量提醒他們這種照片是個很好的留念,但是不會勉強他們,因為在他們腦子里往往有比照片更重要的事。
7.快速處理
記住,你要做的是一份市場材料,這種東西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動作一定要快——盡量在48小時內完成。這些人可不是舉辦婚禮的新人,他們恨不得立即就能在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立即!挑出一些照片,在相機中就刪掉那些拍壞的,這樣會提高后面處理的速度。
忘記黑白照片、HDR、過分的色彩,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效果。你要創(chuàng)造的不是藝術,而是市場材料。
對照片分類,新婚夫婦可能喜歡在一張DVD中尋找有他們身影的照片,但是公司的市場代表絕對不會。我認為好的方式是選出少于300張(針對一場8小時的會議)照片做一個合集,然后再做一個包含最好的125張照片的,再做一個最最好的75張的。每張照片都提供高、中、低3種分辨率。
作為服務人員,進入會議攝影的門檻并不低,因為每家公司都更愿意聘請去年的那個攝影師。但是也并不總是這樣。
根據(jù)我的經驗——我曾組織過一次會議,我可以給你一個非常糟的例子。我建立一個和會議有關的網站,結果弄丟了照片光盤。所以我去問攝影師是否可以給我一份拷貝,結果他超過1周時間才給我回應,并且收了125美元。猜猜結果如何?他賺到了125美元,但是再也沒有被雇傭。
【溫馨提示】關于會議拍攝需要的設備有,會議拍攝需要的設備有什么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