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會議評估是對會議從籌備到會議總結全過程的評估,因為會議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關乎到會議的成功與否。以下我們分三個階段探討會議效果的評估因素。
1.會前效果評估
對會前籌備情況的評估,應考慮以下因素:
(1)會議目標是否明確;
(2)會議議題的數(shù)量是否得當(太多或太少);
(3)會議議程是否合理、完備;
(4)每一項議題的時間分配是否準確、合理;
(5)與會者人選、與會者人數(shù)是否得當;
(6)會議時間、地點是否得當;
(7)會場指引標志是否明確;
(8)開會的通知時間是否得當;
(9)開會通知的內容是否周詳;
(10)會議場地選擇是否得當;
(11)會議設備是否完備;
(12)與會者是否做了充分準備;
(13)與會者的會前情緒如何;
(14)會議的住宿、餐飲是否安排妥當。
2.會中效果評估
對會議進行中各環(huán)節(jié)的評估,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會議接待工作如何;
(2)會議是否準時開始;
(3)會議人員是否準時到會;
(4)是否有會議秘書在做記錄;
(5)會場自然環(huán)境如何,是否存在外界干擾;
(6)會場人文環(huán)境如何,與會者之間是否有交頭接耳現(xiàn)象;
(7)主持人是否緊扣議題進行主持(是否離題);
(8)會議是否由少數(shù)人壟斷;
(9)與會者發(fā)言及討論是否緊扣議題(是否離題);
(10)與會者是否能表明真正的感受或意見;
(11)與會者之間是否有爭論不休的現(xiàn)象;
(12)與會者是否與會議主席有爭論,情況如何;
(13)視聽設備是否正常(是否發(fā)生故障);
(14)與會者是否熱心于會議;
(15)會場氣氛是否熱烈;
(16)會議決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實際,是否有偏頗之處);
(17)會議議程是否按預定時間完成(會議是否按預定時間結束);
(18)主持人是否總結會議的成果;
(19)會議的歡迎宴會、歡送宴會是否得當;
(20)參觀、訪問、游覽活動安排的合適性、安全性如何;
(21)其他因素。
3.會后效果評估
會議議程結束后,還有一系列工作要做,做得如何,也需要評估。會后效果評估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會議記錄是否整理好;
(2)是否印發(fā)會議紀要和會議簡報;
(3)會議決議是否落實;
(4)是否對與會者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
(5)對會議的成敗得失是否進行總結;
(6)已完成任務的會議委員會或會議工作小組是否解散;
(7)其他因素。
會務工作是為會議服務的各種具體事務工作。它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會議預案制定。會議預案即會議籌備方案,預案制定的好壞直接影響會議的質量。
會議預案包括:會名、會期、會場、與會者的資格(選舉、指定、特邀、列席)與名單、會議票證、籌備處內部的職責分工及工作人員的調配、會場布置、會議議程,如有選舉、發(fā)獎、攝影、錄像等項,也應列入預案。
第二,準備會議文件。會議審議的文件材料的擬議、起草、審閱、印制、分發(fā)(會前分發(fā)或會上分發(fā))。
第三,會議通知。會議通知的擬議與分發(fā)必須及時。重要會議在發(fā)出通知后還要跟蹤落實,以了解對方能否如期出席會議。
第四,會前檢查。這包括對預案執(zhí)行情況的匯報檢查和現(xiàn)場檢查的兩種方式。匯報檢查主要由籌備工作負責人向會議主持人或主要領導匯報全面的準備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重點是會議文件材料?,F(xiàn)場檢查重點在于會場的布置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
第五,會議進行時的具體服務。包括會間制度,如簽到制度、候會制度、會議的記錄、簡報的編寫與印發(fā)等。大型集會的現(xiàn)場指揮和特殊情況下的應急措施等不僅要在預案中作為專項列出,還要確定好指揮人員及其指揮標志。
第六,會議結束時的會務工作,包括對會議內容的總結,會議紀要的撰寫與分發(fā),會議新聞報道或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記者招待會等,會務工作總結。此外如代表離會、財務結算、物資清退等各項善后工作。
會議有規(guī)模大小和時間長短之分。會議的規(guī)??梢詮膸兹说綆兹f人不等,時間也是可長可短,類型也是各種各樣,性質也是有所差別,但是會議工作的內容與流程卻基本相似。一般的會議工作內容和流程分成三個階段:會前準備階段,會議實施階段和評估總結階段。
會前準備:
會前準備就是對會議的事前計劃,他是為達到會議的目標而對各種工作任務所做出的系統(tǒng)安排,會前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會議策劃,會議選址,制定營銷方案和預算制定。
會議策劃:
(1)策劃委員會:策劃委員會是一個對會議負有某些責任的團隊,通常由主辦組織內部成員構成。
制定目標:一個具體的目標并且文字形式落實在書面上。
確定人選:確定成員,內部還是外部指派。
具體運作:實地場景考察,設計評估,工作記錄記錄下來以備后期參考。
(2)策劃方案:會議策劃的內容主要包括:
邀請誰?實際有多少人出席?
有效的會議需要充分的時間,必須考慮節(jié)假日等。
會議在哪里舉行。
會議的明確的目標。
會議的具體形式,包括會議的開幕式閉幕式等,具體的會議內容。
2.會議選址:
(1)會議地點類型:
酒店:一些中小型會議多選擇酒店進行。
會議中心:會議中心是為大型會議而專門設計的,一般不設置客房和娛樂區(qū)。
大學:大多數(shù)學校都擁有專門的學術報告廳,有些也是對社會開放的。
輪船:輪船,特別是一些游輪,也設置會議設施。
療養(yǎng)院:療養(yǎng)地也配備會議設施,可以療養(yǎng),也可以開會。
(2)會議的地點選擇
會議的地點選擇一般要從以下的幾個方面考慮。
1.距離和交通情況
2.舉辦會議的歷史
3.住宿的條件
4.地點的收費狀況
5.地點的安全因素
5.地點的服務設施是否全面
6.附近的景點,是否能互惠合作等。
(3)制定營銷方案等
市場的宣傳對于一個會議的成敗至關
1.受眾,希望從受眾哪里得到什么;明白受眾的預期。
2.宣傳材料,宣傳材料要什么風格。
3.郵寄,參展商需要什么材料,郵寄的成本和反饋率等。
4.廣告,在那些刊物上做廣告,印刷怎樣的廣告?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4)預算制定
控制會議的預算就相當于掌握了整個會議,預算的第一步就是確認此次會議是盈利還是保證收支平衡。然后是清理費用。費用包括兩類,暨固定費用和可變化費用,無論預算多么準確,都會有意料之外的狀況發(fā)生,總預算應有10%的額外費用。
會議實施
實施會議方案時,其工作內容包括:參會人員的登記注冊,收集相關信息,尋求演講者,聯(lián)絡場地,必要時解決糾紛等。
會議實施一般包括以下幾點步驟
1.編制會場手冊。
2.設置信息中心(提供實時服務)
3.建立指導委員會(負責現(xiàn)場的指導工作進行)
三、總結和評估
會議的總結與評估(會議一旦結束,應該立即對其進行評估工作),一般分為3個部分
1.從籌備到會議結束的各項工作總結
2.效益分析和核算成本
3.本項目市場調查
4.客戶的互訪工作(與客戶回訪,加深與客戶之間的關系)
5.召開表彰會,感謝相關人員(做好感謝工作,致謝會議相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合作單位等,并將數(shù)據(jù)提供給媒體等,擴大影響力)。
1、了解清楚會議的主題、參加人員、會議場所、資金預算。
2、參加人員中要搞清楚參加的部門、參加的領導,各領導的級別。
3、預定好會議場所,檢查會議場所的衛(wèi)生情況,是否可以滿足參加人員的座位。
4、安排好參加人員的座次。
5、預定好必要的設備,比如話筒、投影儀、茶杯、簽字筆、材料紙。
6、準備好會議需要的文件材料。
7、擬好會議議程,擬好領導發(fā)言稿報領導審閱。
【溫馨提示】關于會議籌備工作評估,會議籌備工作評估內容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