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探索魚缸會議的秘密
魚缸會議,一個創新的團隊協作工具,它以獨特的形式激發洞察與理解。這是一種集診斷、反饋和提升于一體的會議模式,由診斷者、被診斷者和促動師共同構建,旨在揭示隱藏在日常工作中的盲點并推動改進。在魚缸會議中,被診斷的團隊成員如觀賞魚般靜觀其變,聆聽他人的觀點和建議,以此增進共識,解決組織內部問題。
其核心目標在于通過非直接的互動,促進各部門之間理解的深化,消除誤解。無論是個人促動型,還是部門提升型,魚缸會議都要求促動者提出有深度且客觀的問題,同時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個人促動型關注個體成長,促動者需大膽質疑,提出針對個人問題的建設性意見。部門提升型則強調集體反思,團隊成員需站在組織利益角度,提供全方位的建議,確保解決方案的實用性。
封閉式魚缸會議則分為對立型和多樣型,對立型通過輪流質詢相似觀點的團隊,而多樣型則將參與者分組討論,確保觀點的多元化。在魚缸會議中,參與者角色各異,被促動者是被動接受反饋的“魚”,促動者是引導討論的“主人”,而促動師則是會議的主導者。一般情況下,會議時間限定為1.5到2小時,包括介紹、討論、總結三個階段。
在開放式群體型的步驟中,首先確定討論話題,然后在精心布置的魚缸環境中,被診斷團隊在促動師引導下發表觀點,接受他人的質疑和建議。關鍵在于保持開放的態度,理性思考,而非辯解。最后,會后團隊需系統化處理建議,提煉出改進方案,確保魚缸會議的成果得以落地執行,必要時借助管理工具如魚骨圖等,將討論轉化為實際行動。
成功的關鍵在于參與者對多元觀點的接納,以及促動者的公正引導和時間管理。魚缸會議的魅力在于它激發的創新思維和深度對話,讓每個人都成為改進的一部分,推動組織持續發展。通過這種方式,團隊不僅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也建立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提升整體效率和效果。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工作流程變得復雜,人就像社會大機器上的一顆小零件,不停地運轉,無暇顧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和照顧到他人的感受;同時信息爆炸時代,人們被互聯網智能設備的信息所淹沒,低頭族大量出現,人與人之間更是缺乏了交流互動,人們開始變得非常的自我和封閉,隔閡也因此產生。
(why)在企業中,人與人之間除了缺乏交流溝通之外,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管理者和決策者之間還缺乏真誠和有效的反饋,因為人的防衛心理及怕擔責任心態,而產生抱怨、指責或者推諉等現象,最終致使員工士氣不高,團隊凝聚力差,工作效率低下,業績目標無法實現等,面對這樣的問題,企業或組織一次旨在提升成員間信息交流反饋、促進團隊反思的“魚缸會議”就勢在必行了。
(what)什么是“魚缸會議”?從形式上看,參加魚缸會議的成員,在促動師的引領下,本著真誠溝通、合作共贏的精神圍坐在一起,某位被邀請進入圈中的成員(“魚”),接受來自于其他組織或部門成員的一切有利于其發展和提升的觀點和建議,此時圈中的魚自始至終不能發言,只能傾聽他人給予的建議和意見,就好像是魚缸中供人觀賞的金魚。參加魚缸會議的其他成員會以真誠懇切的言辭對被反饋者(“魚”)進行集中的反饋之后,其他成員也輪流進入圈中,作為“魚”接受伙伴們的反饋,在這種相互反饋的過程中,伙伴們心門打開,坦誠交流的氛圍也逐漸形成。
(how)“魚缸會議”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定主題:明確“魚缸會議”的主題
第二步發邀請:組織方向與會者發一份邀請函,內容包括:會議目的、主題、應遵守的規則等,另說明自己的身份是促動師而非領導身份來主持會議;
第三步定座位:根據人數多少來確定落座方式,人數較多時確保每個小組配備一名桌促,保證互動效果;
第四步定角色:明確“魚”和“水”的角色,開始后每一個人逐一作為“魚”輪流坐在圈中,自述缺點和優點,之后邀請周邊的“水”逐一對“魚”進行建設性的評價和意見反饋(要求反饋要盡量結合行為和事實,避免主觀臆測),要求是“魚”只能聽(可以簡單說“謝謝”),不能反饋;促動師的作用就是對違反規則的人及時干預,比如“現在是‘水’的反饋時間,請‘魚’保持聆聽。”
第五步說感謝:對他人給予的建設性反饋,要表達感謝;
第六步做反饋:整理會議中得到的信息、建議和反饋等內容,對于有價值的合理化建議要及時落實和反饋。
【使用范圍】適合于各類型的團隊、組織或者企業對話,不適合領導批判會、檢討會或者個人講座類型的會議
【注意事項】
1、溝通環節:規則要詳細講解,反饋時要以具體的事例做依據來敘述和表達,而不是情緒表達
2、魚缸會議是一種對話形式,而非批判會、檢討會或者講座;
3、促動師盡量不要做過多的干預,如有必要才做適當的引導。引導時應以提問的方式引發當事人的思考,
可以采用積極反饋的句式,比如“在工作中,他做了哪些事情推動團隊的***(信任/建設性沖突/兌現承諾/承擔責任/獲得結果)?”
也可以采用建設性反饋句式,比如“在工作中,他做了哪些事情是導致團隊出現了***(缺乏信任/懼怕沖突/缺乏承諾/逃避責任/忽視結果)?”
4、管理者要學會基于事實反饋,而非簡單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在管理中,人們常常傾向于將問題歸咎于外部因素,例如銷售部門可能認為銷售目標難以達成是因為品質不如競爭對手。他們指責制造部門,而制造部門又可能將責任推給工程部門,工程部門則認為是銷售部門的干擾導致設計問題。這種惡性循環中,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職務范圍內的影響,而忽視了行為的連鎖效應。
傳統的職能分工使得人們陷入孤立,無法全面看待問題。當問題反噬自身,他們往往誤認為是外部環境的改變。這種現象如同被自己的影子追逐,無法擺脫。為解決這個問題,魚缸會議應運而生。這是一種創新的會議形式,旨在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與理解。
在魚缸會議中,不同部門以開放的心態共同參與,例如銷售部門與客戶服務部、高層管理人員與管理顧問等。被診斷的部門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沉默,只負責記錄其他部門的觀點。他們就像魚缸中的金魚,被觀察和討論,從而打破常規的責備與指責,轉而促進真正的理解和協作。通過這種方式,會議不僅有助于發現問題的根源,還促進了組織內部的溝通和改進。
【溫馨提示】魚缸會議的看法和魚缸會議感悟的問題,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會場,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服務,青島會議用車,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