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會議紀要的寫作技巧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會議紀要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會議紀要如實地反映會議內容,它不能離開會議實際搞再創作,否則,就會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那要怎么寫好會議紀要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會議紀要的寫作技巧,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注意事項:
1、會議開始前要熟悉會議參與人,如若是客戶,可以索要名片(此步驟也可會后要),之后可制成Excel表格,方便公司里其他人使用。
2、會議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領導的思路形成過程,對于提出的要求決策一定要明確記錄。在匯報中可用詞匯:會議認為,會議強調,會議指出,會議號召,會議決定。
3、會議紀要中的主要內容和關鍵字,要用紅字、黑體標識,方便審閱人審閱。
4、會議中提到的需要跟進的事項(一般有時間限制),需要注明,并且設置時間提醒(紅字提醒),按專人分類,到時提醒。
5、會議結束之后,要就任務事項進行總結,與專人核對確認。
6、按照項目進行分類,制作Excel,注明該項目的第幾次會議,會議結束后工作的進度情況。
7、會議開始之前需要回報前次會議跟進的事項和完成情況,下一階段的進度目標及落實措施。
8、書寫過程思路要清晰,分條羅列事項。
會議記錄應該突出的重點:
(1)會議中心議題以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的有關活動;
(2)會議討論、爭論的焦點及其各方的主要見解;
(3)權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論;
(4)會議開始時的定調性言論和結束前的總結性言論;
(5)會議已議決的或議而未決的事項;
(6)對會議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言論或活動。
會議紀要的操作/流程建議:
(針對對業務、語言不太熟悉的朋友記錄領導討論會)
一、會前
1.熟悉會議內容。包括會議文件,以及相關的以前的一些文件。最好能夠大致了解不同領導的觀點。
2.重點想一想,可能出現爭議的地方。
二、會上
1.關鍵是錄音下來。
2.重點在于理解領導的意思。
3.看個人情況,從最有利于自己理解、記住會議內容的角度出發,看是電腦打字、筆記、還是干脆不寫筆記。
三、會后
1.初稿。如果對材料不熟悉,擔心有疏漏,就把領導說的話都記錄下來。
2.反復讀初稿。領會領導的意思。在腦袋里搭框架(整體的邏輯)。
3.按照框架調整文字的順序,但先不要刪減或精簡。
4.在框架下看要不要合并內容。可能會有些內容放不到任何一個大類里面,就先放在一邊。
5.回顧框架(整體大邏輯線)有沒有問題,是不是要調整。
6.看框架里每一部分的內容放的對不對。如果對的話,你這一段應該可以起一個標題,或者用一句話把中心思想表達出來。
7.在每個框架下看內部的邏輯,按照重要性排序。
8.最后再來調整看你的語言、格式對不對。
會議紀要的寫作格式
會議紀要通常由標題、正文、主送、抄送單位構成。
標題標題有兩種情況,一是會議名稱加紀要,如《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二是召開會議的機關加內容加紀要,如《省經貿委關于企業扭虧會議紀要》。
正文會議紀要正文一般由兩部分組成。
會議概況。主要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名稱、主持人,與會人員,基本議程。
會議的精神和議定事項。常務會、辦公會、日常工作例會的紀要,一般包括會議內容、議定事項,有的還可概述議定事項的意義。工作會議、專業會議和座談會的紀要,往往還要寫出經驗、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見、措施和要求。
會議紀要寫成后,可由會議主辦單位直接印發,也可由上級領導機關批轉。有的會議紀要還可由會議主辦單位加按語印發。
;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紀要標志由“XXXXX紀要”組成,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 mm,推薦使用紅色小標宋體字。
標注出席人員名單,一般用3號黑體字,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出席”二字,后標全角冒號,冒號后用3號仿宋體字標注出席人單位、姓名,回行時與冒號后的首字對齊。
標注請假和列席人員名單,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將“出席”二字改為“請假”或“列席”外,編排方法同出席人員名單。
紀要格式可以根據實際制定。
比較通行的格式如下(未含眉首和版記):
XXXXX公司
關于XXXXX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
X年X月X日,公司總經理XX同志在XX會議室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XXXXX的有關問題。現將議定事項紀要如下:
一、XXXXX
二、XXXXX
三、XXXXX
出席:XX、XX、XX、XX、XX、XX、XX、XX、XX、XX
請假:XX、XX
會議紀要寫作要求
會議紀要記載和傳達會議主要精神與議定事項,對工作起指導和依據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會議紀要寫作要求,歡迎參考~
會議紀要寫作要求在結構格式上與其他公文不同的是,會議紀要不用主送單位和落款,成文時間寫在標題下方。
一、標題
會議紀要的標題通常由會議名稱和文種構成,例如:《×長辦公會議紀要》、《××××工作會議紀要》。
二、正文
會議紀要的正文由導言、主體和結尾三部分組成。
(一)導言
導言即會議紀要的開頭部分。一般是用比較簡要的語言概括會議基本情況,包括會議的名稱、目的、內容、時間、地點、規模、參加人員、主要議題和會議成果等。
(二)主體
主體是會議紀要的核心部分。它根據會議的中心議題,按主次、有重點地寫出會議的情況和成果,包括對工作的評價,對問題的分析,會議議定的事項,提出的要求,等等。
(三)結尾
結尾一般表示對與會者的希望和要求,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多數會議紀要沒有專門結尾的用語。
寫作會議紀要應根據會議內容確定寫法和篇幅。要簡明扼要,不要三言兩語,簡而不明。在語言表達上,盡可能語句簡短、通俗,切忌長篇大論,應以敘述為主;在層次結構、段落安排上,要條理清楚,篇幅一般不宜過長
會議紀要的特點
1、內容的紀實性。會議紀要如實地反映會議內容,它不能離開會議實際搞再創作,不能搞人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補齊。否則,就會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違反紀實的要求。
2、表達的要點性。會議紀要是依據會議情況綜合而成的。撰寫會議紀要應圍繞會議主旨及主要成果來整理、提煉和概括。重點應放在介紹會議成果,而不是敘述會議的過程,切忌記流水帳。
3、稱謂的特殊性。會議紀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稱寫法。由于會議紀要反映的是與會人員的集體意志和意向,常以“會議”作為表述主體,“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要求”、“會議號召”等就是稱謂特殊性的表現。
與會議記錄的區別
第一,性質不同: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事務文書。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會議記錄一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
會議記錄格式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會議的組織情況,要求寫明會議名稱、時間、地點、出席人數、缺席人數、列席人數、主持人、記錄人等。另一部分是會議的內容,要求寫明發言、決議、問題。這是會議記錄的核心部分。
對于發言的內容,一是詳細具體地記錄,盡量記錄原話,主要用于比較重要的會議和重要的發言。二是摘要性記錄,只記錄會議要點和中心內容,多用于一般性會議。
會議結束,記錄完畢,要另起一行寫"散會"二字,如中途休會,要寫明"休會"字樣。
;
【溫馨提示】本次分享的會議紀要寫作注意事項和會議紀要寫作注意事項怎么寫的問題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收費,青島會議旅游,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主持人,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