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會議紀要標準字體格式
會議紀要的標準字體格式如下:
-標題:使用三號字體,宋體,加粗,居中。
-會議時間:使用四號字體,宋體,居中。
-會議地點:使用四號字體,宋體,居中。
-參會人員:使用四號字體,宋體,居中。
-會議主題:使用四號字體,宋體,加粗,靠左。
-會議流程:使用四號字體,宋體,1.5行距。
以上格式要求確保會議紀要的清晰、規范和易于閱讀。
2.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體要求
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體要求如下:
-標題:一般使用宋體或黑體,字號要大于正文的字號。
-正文:使用三號仿宋體字,每面排22行,每行28個字。
-作者、日期:字體字號與正文相同(三號或四號仿宋體)。
-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版心尺寸為156mm×225mm(不含頁碼)。
-供張貼的公文用紙幅度面尺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頁碼:用四號半角白體阿拉伯數碼標識,置于版心下邊緣之下一行,數碼左右各放一條四號一字線,一字線距版心下邊緣7mm。單頁碼居右空1字,雙頁碼居左空1字。空白頁和空白以后的頁不標識頁碼。
-公文中的表格:如需附表,對橫排A4紙型表格,應將頁碼放在橫表的左側,單頁碼置于表的左下角,雙頁碼置于表的左上角,單頁碼表頭在訂口一邊,雙頁碼表頭在切口一邊。
-保密等級、緊急程度:一般用三號或四號黑體。
-文頭、發文字號、簽發人:一般采用三號或四號仿宋體。
-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作者、日期:常用三號或四號仿宋體。
-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說明:常用三號或四號黑體。
-主標題(又稱一級標題):二號宋體(加粗)。
-二級標題:三號黑體。
-三級標題:三號仿宋加粗。
-正文:三號仿宋。
以上為政府公文規定,確保公文的規范性和專業性。
誰能告訴我會議紀要中的參會人員應怎么排版?參會人員:后面加姓名,姓名與姓名之間可加頓號也可加空格,但同時應以注意美觀,有的人名為兩個字,為保持上下兩行占位相同、整齊,要調節字間距或加空格補足。會議紀要時間:地點:參會人員:主持人:記錄:會議議題:關于會議內容: 1. 2. 3. 4. 5.簽字:年月日一般來講,會議紀要提議參會人員簽字表示對會議的內容認可,如果意見相差較大有不同意見也會在會議紀要中注明(以后追究責任)。
會議紀要是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時使用的一種法定公文。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不同,會議記錄只是一種客觀的紀實材料,記錄每個人的發言,而會議紀要則集中、綜合地反映會議的主要議定事項,起具體指導和規范的作用。
但是目前沒有法律法規強制規定必須參會的人員都要簽字,具體還是要看會議紀要的用途。
制作會議紀要時,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排版技巧:
1.頁面設置:在頁面布局中,建議采用A4紙張大小,設置頁面邊距,上下左右均設為2.5厘米。
2.標題設置:在文檔開頭設置會議名稱,居中放置,并加粗字體。接下來順次列出與會人員,會議時間、地點等信息。
3.正文格式:正文需要遵循排版的基本原則,行間距適當,段間距適宜。字體建議使用宋體或仿宋,字號為小四或小五,段落首行空兩格或空四格,以方便閱讀。
4.分層次標號:按照會議議程,對應列出會議的各項議題,采用分層次的標號,以便于制作紀要的條理性。
5.小標題設置:根據需要,在每個議題下方再設一個小標題,簡單介紹每個議題的主要內容,以方便查閱。
6.表格插入:如果在會議中需要海量數據的交流,可以適量加入表格,使得數據更易于查看和記錄,同時使得文檔更美觀。
7.添加注釋:在編寫紀要過程中,需要對某個特定內容進行注釋,建議使用頁腳的形式,以方便閱讀和更好的展現。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排版技巧,不同的會議紀要需要根據會議的不同來具體區分。
會議紀要字體:
1、標題,三號字,黑體
2、內容標題,四號字,宋體
3、其他,小四號
會議紀要是在會議記錄基礎上經過加工、整理出來的一種記敘性和介紹性的文件。包括會議的基本情況、主要精神及中心內容,便于向上級匯報或向有關人員傳達及分發。
整理加工時或按會議程序記敘,或按會議內容概括出來的幾個問題逐一敘述。紀要要求會議程序清楚,目的明確,中心突出,概括準確,層次分明,語言簡練。
【溫馨提示】關于會議紀要格式排版,會議紀要格式排版模板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