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般應由組員先簽字確認,后領導簽字確認。
一般有以下兩種順序:
1、按照發言人順序簽字確認,一般發言的順序是先組員后領導。
2、因在目前來說領導都是最后發言或最后拍板的,如果就某項決議而言,領導對相關問題已經簽字確認了,說明其對某項決議已經同意或批準,此時領導簽完了,其他組員在簽只是對自己發言的確認。故大多數應由組員先簽字確認,后領導簽字確認。
擴展資料:
會議記錄的注意事項
1、會議記錄是在對會議中各種材料、與會人員的發言以及會議簡報等等進行綜合分析和概括提煉基礎上形成的,它具有整理和提要的基本特點。
2、指導性,這一特性包含兩層含義:
一是會議本身的權威性;
二是會議紀錄集中反映了會議的主要精神和決定事項。
因而紀錄一經下發,將對有關單位和人員產生約束力,起著類似于指示、決定或決議等指揮性公文的作用。
3、會議紀錄還可以作為與會同志向單位領導匯報、向群眾傳達的文字依據。
4、一些會議紀錄主要不是為了貫徹執行,而是向上匯報或向下通報情況,必要時可作查閱之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議記錄
會議紀要會簽流程如下:
一、確定參會人員
會議開始前,需確定參會人員名單,特別是與會中需要會簽的人員。這些人員通常包括公司高層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等決策或有影響力的角色。
二、會議進行記錄
會議進行中,秘書或記錄員需詳細記錄會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討論事項、決策結果、與會人員的發言要點等。會議記錄要確保完整、準確,以作為后續會簽的依據。
三、形成會議紀要的初稿
會議結束后,根據會議記錄整理成會議紀要的初稿。初稿應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參會人員、會議議題、討論內容、決策結果等關鍵信息。初稿完成后,需確保內容客觀、準確、全面。
四、會簽流程啟動
初稿完成后,進入會簽流程。會簽的目的是對會議紀要內容進行確認,并作為各方共識的依據。會簽人員需審閱初稿,對其中內容進行核實,確保其真實性和準確性。如有修改或補充意見,應及時提出并與記錄人員溝通。
五、完成會簽
經過會簽人員的審閱和確認,對初稿進行必要的修改后,最終完成會議紀要的定稿。定稿需得到所有會簽人員的簽字確認,以確保各方對會議內容達成共識,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會簽是確保會議紀要準確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環節。通過會簽流程,可以確保會議決策和討論內容得到與會人員的認可,并為后續工作提供明確的指導。同時,會簽也有助于明確各方責任,避免在執行過程中產生歧義或糾紛。
在會議記錄尾部的右下方。會議紀要是召開會議的主要精神,需要貫徹和傳達,在記要和記錄中需要寫清召開會議時間、地點、主持人、參加人員,記錄人和紀要人,在會議紀要結束之后,為了保證會議紀要的準確性,會議紀要需要主持人和記錄人的簽字在會議記錄尾部的右下方簽字。
【溫馨提示】會議紀要簽字和會議紀要簽字欄格式的問題,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會場,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服務,青島會議用車,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